第(2/3)页 瓜果目前是无法运输,但《本草纲目》和《东周列国志考》中有用葡萄酿造红酒的方法,酿成红酒运回内地,或者销往海外,那都是一大笔的收入。 尤其是棉花,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远超内地,无论是现在大旱还是以后,棉花都是大量所需的。 无论以后王朝如何更替,只要西域没有这么恶劣了,那么新的王朝一定会想办法收复这里,将西域纳入王朝的管理之中。 西域如此大面积相当于如今大明腹地三成的疆域,如此大的面积绝对会有大量的矿产,上天造就了如此大的疆域和地理环境,没道理就没有给一点矿藏。 无论这里有多少矿藏,那么这就是华夏王朝的底蕴所在。 最重要的一条,西域是三山夹两盆,这就是天然的防御外敌的屏障,火器发展越来越厉害,高山的屏障就越是重要。 所以,相对于每年产生的三百万两的经济价值,改善土地和环境以及彻彻底底的纳入王朝的疆域之中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 呼…… 听着洪承畴的话,众将头皮发麻,鸡皮疙瘩都起来了。 诚如洪承畴所说,历代王朝之所以不重视这里以及乌斯藏,除了本土势力的顽强抵抗外,就是土地贫瘠和环境恶劣了。 如果这里物产丰富,如江南一样,哪怕是当地势力再强十倍,中原王朝想要灭掉他们也不是难事儿。 之所以没有,无非就是付出和收获没法成正比而已。 现如今的大明有数个研究院,尤其是工业和火器研究院,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出什么成果,以前没有大用的石脂如今我军中必不可少,甚至以后用到蒸汽机上的。 金银铜铁、煤炭、石脂等等各种矿藏自然是越多越好,如洪承畴所言上天既然造就了西域如此大的地方和独特的地理环境,没有理解不给矿藏资源的,只是他们没有找到而已。 但是……只要划入了华夏的疆域,早到那就是早晚的事儿而已。 再退一步讲,即便没有,那么西域所产生的的棉花,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也是具有极大吸引力的。 这条道就是如一条长廊一般,将大明腹地和西域的南北疆紧紧的连在一起。 众人震惊之后,皆是眉头皱了起来。 一名武将道:“想法很好,意义深远,目光超前,但需要长时间,朝廷会持久吗?” “所以本督开头就说了,目前考虑的难题都不算难题,无非就是取决于朝廷的决心嘛。 第(2/3)页